当前位置: 另一半儿 » 恋爱脱单 » 为什么很少有人鄙视大龄剩男?

为什么很少有人鄙视大龄剩男?

大龄剩女不受待见这件事是一个客观事实,原因有很多,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,也有女人自身的原因。但是大家对大龄剩男却只是抱有一种同情的眼光,认为他们已经是社会的淘汰者了,既可怜又没有希望。

从某些方面来说,女人只要愿意嫁人,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到一个结婚的对象,只不过不能论好坏,男人的人品、能力、身高、长相、家境、责任心等因素都不能挑。如果想要找一个人品、责任心、上进心都还不错的对象,那就需要花一段时间了,如果把所有条件都算上,那就不可能找到对象了。

大龄剩女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设置了过高的要求,而自身又没有达到那个高度,所以自然就找不到理想的对象。

所以就会被人抨击,被人嘲讽,你自己条件都不行,凭什么就要找一个条件好到那个程度的男人?

就像是一个成绩普通的人,整天喊着非清华北大不上一样,周围的人投来的都是看白痴的眼光,嘴里说出来的都是鄙视和嘲讽的话,就凭你那成绩,也想上清华北大?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。

但是对于那些连大学都没考上的人,大家都是抱着一颗怜悯的心看待,你看他们多可怜,大学没考上,过段时间就要进厂打螺丝了。

一面是看不上自己能考上的普通大学,眼里只盯着清华北大,而清华北大又不可能收他们,同时他们也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提高自己以便争取一丝希望,所以也就被理所当然的嘲讽了。

另一面是什么都考不上,已经被淘汰了的人,他们就连大专都没有足够的条件能上,大家也就不会再嘲讽这种人。

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,女人到了年龄就应该嫁人,当然,这是一种糟粕思想,但是环境就是这样,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因为女人的青春就是最大的资本,生育能力就是其中的关键,所以大家也就急着赶早嫁人。

社会对于男人就冷漠得多了,如果你不行,那就只能被淘汰,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的机会都不会有,如果你行,那么早晚都会站起来,是金子早晚会发光,等你发光之后自然就能摆脱大龄剩男的帽子。

在这一点上,大龄剩男的成功和结婚有点儿像是封建社会考进士一样。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。你们看,五十岁能考上进士的人都算是年轻的,在封建社会,平均寿命才多长,就算是超长活到七十岁,那么从五十岁到七十岁的二十年当中,凭借体力衰退、思维速度下降的“少进士”,又能做多大的事情?

但是不耽误这个观念的普及。

再退一步说,大龄剩男被剩下的原因根本不是他们眼光高,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实力,缺乏钞能力,对于他们来说,只要是个女人就行,不管高矮胖瘦,也不管是头婚还是二婚,有没有带孩子,这些都不构成障碍。

现实情况也是这样,底层社会当中,长得不怎么对得住观众,胖得不怎么对得起床垫,脾气暴躁得不怎么对得起隔壁邻居的女人照样有大把的男人等着娶,而且是拿着彩礼排着队。孙燕姿是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,他们是排着队拿着爱的彩礼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