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历这个因素,在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一个加分项,不论男女。一个原本就带褒义性质的因素,如果在某个时间开始被人认为是减分项,或者是个贬义词,那么肯定是有人做了点什么,才会让它的形象被颠覆。
比如说卧龙凤雏,在《西虹市首富》这部电影里,王多鱼就用它来形容过庄强和大聪明,由于这部电影的知名度比较高,所以卧龙凤雏的含义就此被颠覆了,成为了一个贬义词。
学历也一样,原本一个女生如果拥有高学历,那么理所应当地会被认为是一个加分项,但也正因为很多高学历女生慢慢成为了剩女,而且这种情况还比较多,所以也就有了很多人把女生剩下来的原因归结于高学历。
因为很多学历高的女生身上多少会有点儿傲气,在择偶的时候会把要求抬高,然后因为过高的要求导致她们择偶的失败,尤其是在有中间人撮合的情况下,一旦失败,就有人帮忙做选宣传了—你看那个某某某,就是因为读多了书,学历太高了,标准定那么高,所以就找不到对象了。
有些事情可能会被夸大,但不太可能会是空穴来风。
在我们这个环境下,很多女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对象,她们很多人寒窗苦读十几年,好不容易考上了一个重点本科,然后再辛辛苦苦准备考证,积极实习,好不容易进入了一家大公司,终于实现了能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独立的时候,她们往往会选择找一个更优质的男人结婚,结婚之后就进入了半隐退的状态。
更要命的是,很多高学历的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后基本上就不上班了。我见过不少这种女性,她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优质男结婚,因为她们被灌输的就是这种错误观念。
所以再回头来看她们的择偶标准,自然就会异常高。因为她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婚恋市场的价值,把学历当成了一个筹码来进行商业谈判,所以在跟中间人或者买方商谈的时候,自然就会漫天要价。
这里面的逻辑就跟大学生期待毕业就拿到过万的月薪是一样的,你寒窗苦读十几年,好不容易熬到头了,自己终于能挣钱了,你当然会想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,你当然会希望月薪过万。
但你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并不一定会匹配月薪过万的工作,但如果这时候你还在漫天要价的话,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的自我认知存在障碍。
所以,很多高学历女性的形象就是被一部分女性破坏的。
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长大的女生,她们读书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嫁给一个更优秀的男人,能找一个更优质的对象只不过是读书之后顺便带来的结果之一,而不是唯一的目的。
读书的目的更应该是让自己能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,对社会的规律能掌握得更好,让自己的生存能力更强,让自己的心理状态能更舒适,让自己能在精神上、心理上以及物质上都独立起来。
而不是明明自己有能力,还在那里想着嫁给一个男人之后躺平,明明自己能挣到钱,还在跪着伸手找自己男人要钱。
这就叫一个四肢健全、年轻有为的女青年抱着金饭碗要饭。
这时候你再看,学历是不是自然就成为了一个让人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?自然就让一些无辜的女性受到了波及。
高学历不是一个筹码或者资本,学历本身是挣不到钱的,学历就只是一块敲门砖,而且还是职场的敲门砖,不能作为婚恋市场的敲门砖和筹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