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朋友,跟他对象谈了三年恋爱才结婚,在谈了半年之后就开始考虑结婚了,但是一直卡在彩礼上,谈崩了好几次,最终还是结婚了。
他的情况比较复杂,他爸是体制内的,还是实权领导,级别也还不算低,而且他爸还是两袖清风的那种人,五十好几了都还没什么太多的钱。
在他跟女朋友在一起的几个月好,他妈妈遭遇了意外,进了ICU,每天需要花费几千块钱,得亏他妈妈也是体制内的,能报销很大一部分。
就算是这样,他妈妈在医院里躺了一年之后,家里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。也就是因为他妈妈治病,导致他几次谈彩礼都谈崩了。
那时候他已经三十岁了。
他对象的情况比较简单,农村家庭,家里还有一个妹妹,父母没有养老金,她自己读了本科,考了几年研究生也没能成功,最后也就拖到了差不多三十岁。
就是这么拖了两年多之后,两个人都不算小了,也难以再找到什么更好的对象了,于是还是在一起了。
这种就是典型的将就婚姻,我的确想要彩礼,意思就是我的确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,毕竟我找你结婚最大的目的就是过上一个不错的日子,至于我是不是爱你,是不是对你有很深的感情,不是很重要。
尤其是底层社会走出来的女性,一定会把生存资源摆在第一位,而不是把爱情和精神追求放在一个很高优先级的位置。
爱情是什么?不当吃不当穿的,当然是过好日子要紧。
对于她们而言,合适的、舒适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婚姻,所以她们一定会彩礼这个环节进行多次博弈,一来可以获得她们所认为的“保障”,另一方面,她们认为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。
那么,在这场博弈当中失败之后,她们还会不会过得幸福?
仅仅是彩礼的事情,无法下定论。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,是几十年的朝夕相处,是两个人各方面的契合度的问题,彩礼是一锤子买卖,就算是谈崩了,也只会让人心里有点儿膈应,很难让人记恨一辈子。
就如同那个朋友,他们两个人都在骑驴找马,但是都没能找到更好的马,当下的选择就是他们所能选到的最佳对象,所以就只能以理性的思维来做决定了。
他们这种人是懂得妥协的,不会盲目坚持那些不合理的事情,他们在婚姻里可能会磨合得更快更好。毕竟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,而不是既要物质过得好,又要能满足情绪价值。
想要过得幸福,有个很重要的因素,要能忍,能控制自己不失控,能训练自己多包容对方。
这个因素跟彩礼没什么关系,彩礼更多的时候就是父母卖女儿的一笔交易,女性更应该站在自己家庭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,有多大的屁股就穿多大的裤衩,实在是困难的时候,意思一下就可以了。
年轻人自己可以思考一下,如果两个孤儿在谈婚论嫁,他们之间会不会讨论彩礼的事情?
大概率不会,因为结婚之后就是共同财产了,当然,前提是两个人打算过一辈子,那么双方的财产早晚会成为共同财产。如果耍心机的话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一对孤儿院长大的夫妻,没有父母的干扰,没有偿还养育之恩的困扰,自然就不会因为左口袋倒右口袋的事情而产生什么矛盾了。
大多数情况下,彩礼就是父母打着子女结婚的幌子在要钱,而不是真的为子女在考虑,他们更多的是在为自己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