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亲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对象?
相亲这件事就像是去奥特莱斯买特价鞋,你需要买的是一双合适、穿在脚上比较舒服的鞋,而不是追求时髦和好看。
“什么样的鞋算得上漂亮”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,但是什么样的鞋是合适且舒服的,大家穿到脚上之后走两步就能知道。
而相亲就是省掉从陌生到搭讪,再到认识,再到试探的过程,直接就到了相互探讨结婚的可能性的这一步。
这种流程就很难谈得上喜欢,说喜欢的都是因为对方的长相可能还不错,这种喜欢也不叫喜欢,而是叫做起色心了。起色心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,这本身就是人的本性,只不过纯粹靠这种本性所产生的喜欢不能长久而已。
你们知道“喜欢”这种感觉是在什么时候最让人着迷吗?
在两人还没有确定关系的时候,那层窗户纸尚未捅破,双方隐隐都猜到了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,而自己一刻见不到对方就想得心里发慌。这种暧昧期的喜欢是会让人回味一辈子的感觉。
相亲当中几乎不可能有这种感觉,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来干嘛了,相亲就是上菜市场买菜一样,问清楚这是什么时候摘的菜,哪里产的菜,是不是应季的,是不是最新鲜的,价格多少。
问完之后,觉得价格合适就买,觉得不合适就下一家再问问。
从目的来说,相亲到底该怎么选,也能得到一个很明确的答案。
相亲的目的就是找一个人结婚。当年文章出轨的时候,马伊琍发了一句话:心比长相好,懂比爱重要。
这话完美地诠释了婚姻的真谛。
恋爱的目的的确是找一个喜欢的对象,因为恋爱是短期的,而且谈恋爱的目的就是为了高兴一下,快乐一下,不用顾虑长远的未来。
而婚姻需要考虑长期的相处,需要顾虑未来的生活。婚姻是几十年的事情,如果找的是一个自己喜欢,但不怎么合适的人,你的婚姻甚至都无法维持一年。
喜欢这种感觉一定会随着时间而消退,也会随着生活的打磨而消散,荷尔蒙分泌不了一辈子,只能分泌一阵子。再喜欢的人也会慢慢变淡,慢慢习惯,慢慢产生审美疲劳,然后开始觉得也就那样。
到这时候,双方的三观是否契合,彼此的脾气是否合得来,能不能相互包容、相互理解对方,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。
人的本性是不包容、不理解别人。所有人在年轻不懂事的时候都是不愿意理解别人的,直到被父母或者被社会教育之后,被社会毒打之后,慢慢就开始训练自己包容、理解别人的能力。
如果你找的是一个从来都很自我,脾气很暴躁,生活习惯跟自己大不一样,三观跟自己有很大差异的人结婚,那么婚后会一直处在吵架当中,不会有多少安宁的日子可过。
结婚之后的生活的主题是“生存”,所谓生存就是怎么才能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,两个人怎么更好的分工合作,怎么才能把生活越过越好。
在这个过程当中,两个人就必须要合适才行,在奋斗的过程当中不能有太多的内耗,也不能有真正的内耗。顶多只能有不触及到底线的争吵,争吵是正常的,没有不吵架的夫妻,但是也没有吵一辈子还觉得幸福的夫妻。
有些人说,我从懂事开始就知道,我父母一直在吵架,吵到我都大学毕业了还在吵,并且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把这辈子吵到结束。
父母那辈人就是典型的相亲结婚的,吵了一辈子的夫妻并不罕见,他们之所以能忍一辈子不离婚,无非是为了生存、为了孩子、为了面子。
现在的人没有那么多的顾虑,一旦不合适,离婚的可能性就非常大。